本帖最后由 warrior熊 于 2025-6-9 21:44 編輯
2025年6月9日,南極熊獲悉,美國跨國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正將增材制造 (AM) 技術的應用從原型設計擴展到小批量生產,首款車型是凱迪拉克 CELESTIQ。這款手工打造的豪華電動轎車集成了 130 多個 3D 打印組件,這些組件由位于密歇根州沃倫的通用汽車增材工業(yè)化中心 (AIC) 開發(fā),以支持定制化車輛設計。
通用汽車先進制造生產應用技術專家Brennon White說道:“在考慮是否使用增材制造時,我們會問‘它能否滿足功能要求?經濟上是否合理?’如果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們就知道應該選擇增材制造。我們采用CELESTIQ技術就是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增材制造技術賦予了我們一些其他技術無法實現(xiàn)的成果。”
1.jpg (270.47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5-6-9 21:41 上傳
△CELESTIQ,一款手工打造的電動轎車。圖片來源:通用汽車
從原型到生產
幾十年來,通用汽車一直運用增材制造技術開發(fā)功能原型,簡化工程流程并縮短開發(fā)時間。CELESTIQ的推出標志著通用已開始將這項技術應用于生產。
CELESTIQ車型的3D打印部件包括方向盤中心,采用金屬激光粉末床熔融技術制造,可實現(xiàn)復雜的形狀和LED照明等嵌入式功能。成形部件用作方向盤開關周圍的裝飾邊框,是通用汽車目前在產的最大3D打印金屬部件。
懷特說:“我們希望這個部件是金屬的,與車輛的高端外觀和質感相得益彰。我們研究了多種制造方案,最終選擇了增材制造,因為它可以制造出精致、細致、緊湊的部件!
2.jpg (150.84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5-6-9 21:40 上傳
△CELESTIQ方向盤。圖片來自通用汽車。
另一項創(chuàng)新是安全帶可調節(jié)導環(huán)——通用汽車首款3D打印金屬安全部件。導環(huán)將多個部件整合成一個堅固、連續(xù)的單一形狀,并榮獲金屬粉末工業(yè)聯(lián)合會頒發(fā)的2024年汽車-電動汽車類別金屬增材制造部件杰出獎。
懷特說道:“我們找到的所有飾面都無法滿足這款杰出車輛的高端需求。使用增材制造技術,我們可以將多個部件整合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它不僅擁有毫不費力的美觀,而且堅固耐用。”
3.jpg (271.98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5-6-9 21:41 上傳
△CELESTIQ的安全帶。圖片來自通用汽車。
汽車應用中的增材制造
增材工業(yè)化中心 (AIC) 于2020 年啟用,是通用汽車的增材技術開發(fā)中心,占地 15,000 平方英尺,擁有 20 多臺能夠打印金屬和聚合物的機器。CELESTIQ 的零部件(例如車窗開關、扶手、中控臺裝飾和內部結構支撐)最初在 AIC 開發(fā),然后轉交給供應商進行生產。
CELESTIQ 目前是通用汽車中 3D 打印部件數量最多的車型。此外,增材制造技術也應用于通用汽車的其他車型。凱迪拉克 V 系列 Blackwing 是首款采用增材制造部件的車型,其中包括手動變速桿上的徽章。這項技術也應用于凱迪拉克賽車隊的賽車運動中。
汽車增材制造
隨著汽車制造商致力于節(jié)省原型設計、工具和最終用途零件的材料、成本和時間,3D 打印在汽車制造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今年3月,本田宣布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激光粉末床熔合 (LPBF)技術“為制造工藝增添新價值”。這家總部位于東京港區(qū)的全球汽車制造商表示,3D打印技術能夠以比傳統(tǒng)方法更低的成本快速高效地生產復雜形狀的產品。該公司還指出,3D打印“智能工廠”的潛力可以“顯著縮短從開發(fā)到量產的流程”。
此外,日本SUV制造商斯巴魯公司利用惠普公司的多射流熔融技術,為其力獅傲虎Boostgear套件概念車3D打印零部件。惠普日本公司和DMM.make 3D打印公司在2024年東京汽車沙龍上宣布了此次合作, 旨在探索汽車設計和生產中增材制造的全新可能性。
最近,福特汽車公司宣布將利用3D打印技術為20年來的首場F1賽事做準備。福特計劃參加2026賽季的比賽,目前已在增材制造實驗室生產了超過1000個3D打印汽車部件,包括電池冷卻板和其他系統(tǒng)的冷卻板。這些部件將用于賽車的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