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南極熊獲悉,德國寶馬集團在慕尼黑新建了一座耗資2500萬美元(約合1.8億人民幣)的增材制造園區(qū),進一步加快它們在汽車生產中推進3D打印工業(yè)化的步伐。
微信圖片編輯_20250425113025.jpg (670.15 KB, 下載次數(shù): 60)
下載附件
2025-4-25 11:31 上傳
△作為POLYLINE項目的一環(huán),寶馬增材制造園區(qū)引入了 Grenzebach、DyeMansion 和 EOS的自動化系統(tǒng)
此次投資雖然是全新的,但寶馬在3D打印領域的布局已持續(xù)多年。自2019年啟動IDAM項目以來,寶馬與合作伙伴共同推進了這一領域的技術變革,先后在波恩和慕尼黑設立了兩條自動化金屬3D打印生產線。這些生產線的建立進一步鞏固了寶馬在3D打印工業(yè)化應用方面的領先地位。
微信圖片編輯_20250425110757.jpg (345.47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2025-4-25 11:31 上傳
此外,寶馬集團還參與了POLYLINE項目,該項目專注于開發(fā)聚合物部件的自動化生產鏈,進一步拓寬了增材制造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領域。這些項目均得到了德國聯(lián)邦教育與研究部的支持,目標是將3D打印技術從實驗室的原型階段,順利過渡到高效且大規(guī)模的工廠生產環(huán)境。
寶馬集團生產董事會成員Milan Nedeljković表示:“增材制造已成為我們生產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工廠的啟用將使我們能夠在未來進一步整合和擴展這一技術,推動寶馬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
微信圖片編輯_20250425113032.jpg (181.65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2025-4-25 11:31 上傳
△Laempe的3D打印機
寶馬的3D打印工藝
新建的增材制造園區(qū)將相關工作集中在一個平臺上。目前,新園區(qū)已安裝約50臺3D打印機,并且另有50臺設備已投入寶馬全球網絡使用。慕尼黑工廠現(xiàn)有80名專家駐扎,專注于無工具生產流程,主要目標是縮短開發(fā)周期并降低成本。
除了生產和原型設計功能外,園區(qū)還將充當研究與培訓中心。寶馬表示,新園區(qū)將支持通過IDAM和POLYLINE項目建立的自動化工作流程的進一步發(fā)展,涵蓋從質量保證集成到批量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微信圖片編輯_20250425113110.jpg (170.22 KB, 下載次數(shù): 53)
下載附件
2025-4-25 11:31 上傳
△3D打印的汽車零部件示意
在外部合作方面,寶馬也積極行動。南極熊進一步了解到,在構建內部基礎設施的同時,寶馬還投資了多家數(shù)字化制造領域的初創(chuàng)公司,包括Carbon、Desktop Metal(現(xiàn)為Nano Dimension的子公司)、Xometry和ELISE等。
此外,寶馬還與Laempe Mössner Sinto展開了合作。去年底宣布的這一合作使寶馬位于蘭茨胡特的鑄造廠安裝了六套全自動粘合劑噴射系統(tǒng),從而實現(xiàn)了六缸發(fā)動機部件砂芯的批量生產。
總的來說,慕尼黑新園區(qū)預計將成為寶馬全球員工的中央培訓中心,旨在幫助他們適應不斷變化的設計標準、零件認證方法以及日益普及的增材制造技術對工廠運營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