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3D打印領域發(fā)揮主導作用的制造商,波音公司不僅僅是推動3D打印技術與應用端深度結合的踐行者,還對增材制造如何在制造價值鏈中發(fā)揮作用具備自己的關鍵洞察力。
與洛克希德·馬。↙ockheed Martin)同為聯(lián)邦政府的兩大承包商,波音公司在2015年獲得了超過160億美元的訂單。在這些訂單的執(zhí)行過程中,3D打印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17年8月,波音宣布已經組建了新的波音增材制造(BAM)業(yè)務單元,以簡化和加速增材制造在整個波音企業(yè)內的應用,這也意味著3D打印的重要性提到正式議程。
Boeing-3d-prined-structrual-parts-1.jpg (33.62 KB, 下載次數: 75)
下載附件
2017-8-22 13:58 上傳
在2003年,波音就通過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來驗證一個3D打印的金屬零件,這個零件是用于F-15戰(zhàn)斗機上的備品備件。當需要更換部件時,3D打印的作用顯現出來,因為通過傳統(tǒng)加工的時間太長了,并且通過3D打印加工鈦合金,替代了原先的鋁鍛件,而鈦合金的抗腐蝕疲勞更高,反而更加滿足這個零部件所需要達到的性能。(腐蝕疲勞是在腐蝕介質與循環(huán)應力的聯(lián)合作用下產生的。這種由于腐蝕介質而引起的抗腐蝕疲勞性能的降低,稱為腐蝕疲勞。)
波音企業(yè)技術戰(zhàn)略總監(jiān)Leo Christodoulou,當時這個零件是通過激光能量沉積的工藝加工金屬粉末來獲得的,這種定向能量沉積(DED)的工藝被首次應用到軍事飛機上。同時也打開了波音公司的3D打印應用之路。近14年后,波音公司現在已有超過50,000件3D打印的各種類型的飛機零件。
波音公司開始通過DED技術為其787夢幻客機生產結構部件。通過Norsk Titanium的快速等離子沉積技術,在結構件研發(fā)的過程中,雙方共同改進工藝,并進行了一系列嚴格的測試,最終在2017年2月獲得了首個3D打印鈦合金結構件的FAA認證。
波音和Norsk Titanium最初的合作是自2016年開始的,當初是試探性地合作,主要基于Norsk生產的零件是否能滿足波音的要求,然后是否符合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要求。Norsk Titanium先后滿足了這些嚴苛的條件,這些公司預計今年將獲得額外的FAA批準的物料和制造流程。
Boeing-3d-prined-structrual-parts-2.jpg (31.58 KB, 下載次數: 65)
下載附件
2017-8-22 13:58 上傳
Norsk Titanium的快速等離子沉積技術屬于DED工藝,雖然與粉末床選擇性金屬熔化工藝不同的是,這種工藝并不適合加工十分復雜的幾何形狀,但是通過3D打印近凈形部件,然后再通過機加工將其加工到最終所需要的精度,可以縮短加工周期,減少材料浪費并降低成本。
根據Christodoulou,有些技術比DED工藝提供更好的復雜性,但DED工藝卻提供了另外一種價值。尤其是加工例如鈦合金這種昂貴的材料,所節(jié)約的材料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波音選擇使用快速等離子沉積™3D打印技術進行鈦合金結構件的近凈成形制造,該工藝了替代鍛造等傳統(tǒng)制造工藝。Norsk Titanium公司表示通過快速等離子沉積™技術3D打印鈦合金結構件,將最終為每架Dreamliner飛機節(jié)省200萬美元-300萬美元的成本。
根據Christodoulou的說法,DED可能是波音公司為生產終端而首先采用的技術之一,不過顯然3D打印是一系列不同的制造技術的組合,包括塑料的3D打印,復合材料,金屬和陶瓷等不同材料的打印工藝,都各具特色,并且為工藝鏈創(chuàng)造獨特的價值。
102740i0hcochzdgtdh9uv.jpg (17.09 KB, 下載次數: 81)
下載附件
2017-8-22 13:59 上傳
在波音公司的3D打印”工具箱”中,有一項技術是Stratasys的FDM技術。Stratasys的Infintely build 3D打印系統(tǒng)是Stratasys推出的大尺寸塑料零部件3D打印設備,打印的零件高度達0.76米(30英寸),寬度達1米(40英寸),Infinite-Build系統(tǒng)能自動檢測出材料的剩余量,材料耗盡之后由機械臂自動更換材料罐,從而實現不間斷的無人操作。
打印大型的塑料零件還有BAAM技術,去年,波音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贏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他們合作3D打印了飛機機翼的夾具,這個夾具用于固定777X復合翼面以進行鉆孔和加工。
不過雖然飛機零件制造商對嘗試一種新的技術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但要進入到生產體系是需要經過嚴格的驗證的,波音公司不僅僅使用新的3D打印技術,以創(chuàng)造出新穎性的零件。根據Christodoulou的說法,每個技術和零件都需要經過嚴格的質量控制過程。
103729b0ze00ie4gzene3e.jpg (135.59 KB, 下載次數: 222)
下載附件
2017-8-22 13:59 上傳
“一些技術比其他技術更成熟,所以它比其他技術更有可能滿足波音的要求,”根據Christodoulou,“波音有充分的開放心態(tài)來捕捉新技術的好處,但落實到生產領域的實施必須是基于使用穩(wěn)定的技術和反復驗證的可靠性。”
Christodoulou表示,波音公司擁有非常嚴格的過程規(guī)范,以便在獲得一致的零件生產能力。一旦在多臺機器和全球各地的多個安裝中的過程中證明了穩(wěn)定性,波音就會開發(fā)一個數據庫來記錄零件的產品生命周期數據。這使得波音公司能夠擁有使用特定過程制造的特定零件的全部數據。
103730jbd18ia713q7h4dz.jpg (476.3 KB, 下載次數: 99)
下載附件
2017-8-22 13:59 上傳
這不僅適用于制造工藝與流程,而且對于材料也是如此。最新的材料之一是波音公司正在試驗由Oxford Performance Materials(OPM)-牛津性能材料開發(fā)的一種激光燒結OXPEKK。波音公司將為波音船員太空運輸(CST)-100 Starliner航天器提供600多個零件。Starliner航天器最多可以攜帶七位乘客,也作為船員和貨物到達如國際空間站等低地軌道的交通工具。
與其他采用增材制造技術的航空航天公司不同,波音公司并不完全依賴內部生產,Christodoulou指出,波音企圖在內部工作和利用其供應鏈之間取得平衡。
120956vrjj6c11mb7pti61.jpg (213.24 KB, 下載次數: 76)
下載附件
2017-8-22 13:59 上傳
根據Christodoulou,“65%的工作是由波音的供應商在波音之外完成的。但是波音必須在內部活動和供應鏈之間取得平衡。在很多情況下,波音的價值主張是與外部的供應基地合作,利用他們的專長和資本投入。例如,Norsk對其技術進行了大量資本投資,波音不一定要復制。而是寧愿和他們合作。波音重視并欣賞供應商的貢獻!
來源:3D科學谷
延伸閱讀:
波音公司總裁:3D打印已進入生產標準
|
上一篇:巨影黃偉:3D打印成為創(chuàng)客教育的一把新”利器“下一篇:Prusa 軟件升級,打印水溶性支撐更加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