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高性能、低質量部件的需求以及衛(wèi)星制造周期的加快推動下,金屬增材制造已從小眾應用轉變?yōu)楹教祛I域的核心生產方法。
2025年8月10日,南極熊獲悉,加拿大最大的金屬增材制造合同制造商BurloakTechnologies已投入巨資對金屬增材制造部件進行工藝驗證,以滿足航天領域的嚴苛要求。Burloak具備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例如:專有熱處理、熱等靜壓 (HIP)和先進的表面處理技術等,能夠生產出與傳統機加工部件相當甚至超越的航天應用關鍵硬件。
屏幕截圖 2025-08-10 151306.jpg (94.48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6 天前 上傳
Telesat Lightspeed、Starlink和 Kuiper 等大型低地球軌道衛(wèi)星的興起顛覆了傳統的一次性衛(wèi)星制造模式,催生了對可擴展、可重復生產的需求。增材制造 (AM) 能夠消除模具、整合組件并生產復雜的太空衛(wèi)星射頻組件(例如內部幾何形狀經過優(yōu)化的波導和天線),從而將交付周期從數月縮短至數周,同時提升了信號完整性和質量效率等性能指標。
屏幕截圖 2025-08-10 151251.jpg (43.95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6 天前 上傳
Burloak 與 MDA Space的合作體現了這一轉變。兩家公司正在為 MDA 的Lightspeed 星座的 AURORA 軟件定義衛(wèi)星提供超過 50,000 個 Ka 波段金屬增材制造天線。高性能鋁和鈦組件使 MDA 能夠減少零件數量、優(yōu)化質量并提高射頻性能。
MDA 正在擴大生產規(guī)模,以實現每天交付兩顆 AURORA 衛(wèi)星的目標,而Burloak 能夠同步提升增材制造和后處理吞吐量,為 MDA 提供支持。這種能力使增材制造在快速發(fā)展的衛(wèi)星經濟中成為一項競爭優(yōu)勢。
屏幕截圖 2025-08-10 151137.jpg (50.09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6 天前 上傳
除了短期生產之外,下一個前沿領域是太空制造——在軌道上打印用于空間站、月球棲息地和深空任務的大型結構。這可以繞過發(fā)射限制,實現現場建造和維修,從而提高任務靈活性并降低成本。
金屬增材制造如今已發(fā)展成為一項重要的航空航天制造技術,擁有成熟的工藝、合格的材料和久經考驗的飛行經驗。在航天器入軌時間日益重要的市場中,將增材制造大規(guī)模集成到供應鏈中的公司將獲得速度、靈活性和性能優(yōu)勢。對于 Burloak 和 MDA 而言,這項技術并非一項附加功能,而是下一代太空硬件制造的基礎。
|